您的位置: 首页特色诊疗详情

【中医特色治疗】畅享呼吸,守护肺腑——中医理疗助力肺部疾病康复疗愈

发布时间:2025-08-12 08:12本文出处:

  

       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、反复呼吸道感染、过敏性鼻炎等,常给患者带来咳嗽、咳痰、气喘、胸闷、鼻塞等困扰,影响生活质量。除了规范的药物治疗,中医理疗凭借其“简、便、廉”的优势和整体调节的理念,在呼吸科疾病的防治与康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成为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。

       中医理疗的核心作用在于扶正祛邪,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或部位,激发人体自身正气(免疫力),增强抗病能力;同时帮助祛除体内病邪(如寒邪、痰湿);其次宣肺化痰:通过疏通经络,促进气机升降,改善肺部通气功能,帮助痰液稀释和排出;再之温经散寒:贴敷对于寒性病症(如寒咳、寒喘),通过温热刺激,驱散体内寒气,改善血液循环。调理脏腑:艾灸兼顾脾、肾等与肺功能密切相关的脏腑,改善整体体质,减少复发。

       呼吸内二科为助力患者肺部健康,开展以下中医适宜技术:

       艾灸疗法:

       原理: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效应和药效,刺激穴位,温通经络、散寒除湿、扶阳固本。

       适应症:虚寒性咳喘(怕冷、咳白稀痰)、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、COPD稳定期(肺肾气虚型)、反复感冒(卫阳不固)、过敏性鼻炎(虚寒型)。常用穴位:肺俞、定喘、大椎、风门等。方法:温和灸、隔姜灸、温灸盒灸等。

穴位贴敷疗法(如三伏贴、三九贴):

 640 (8).jpg

       穴位贴敷疗法(如三伏贴、三九贴):     

       原理:在特定时节(如三伏天、三九天),将辛温走窜、化痰平喘的中药研末调膏,贴敷于特定穴位。药物通过皮肤吸收和穴位刺激,起到温煦阳气、驱散内伏寒邪、调节免疫的作用。

       适应症:主要用于预防和减少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COPD、过敏性鼻炎、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寒冷季节的发作次数和严重程度(冬病夏治/冬病冬防)。常用穴位:肺俞、定喘、天突等。

640 (9).jpg

      拔罐疗法:

      原理:利用负压吸附于体表(穴位或特定部位),造成局部充血或瘀血,达到行气活血、祛风散寒、舒筋通络、排毒泄热的效果。

适应症:外感风寒咳嗽初期(背部拔罐)、痰多咳喘(背部肺区拔罐)、腰背酸痛伴呼吸不畅者。常与走罐(在背部膀胱经滑动)结合,效果更佳。常用部位:背部督脉、膀胱经(尤其肺俞、风门、大椎区域)。

640 (10).jpg

       经络穴位按摩、推拿:

       原理:运用特定手法作用于经络穴位,疏通经络、调和气血、宣肺理气、化痰止咳。

       适应症:慢性咳嗽、痰多不易咳出、轻度胸闷气喘、鼻塞流涕、日常保健增强肺功能。常用穴位:天突、膻中、中府、云门、肺腧。手法:点按、揉法、推法(如开璇玑、分推肩胛骨)、擦法(如擦膻中、擦肺俞)。 

640 (11).jpg

       耳穴压豆疗法:

       原理:根据全息理论,耳廓是全身的缩影。刺激耳部相应穴位,调节对应脏腑功能。

       适应症: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,尤其适用于缓解咳嗽、气喘、鼻塞症状,以及戒烟辅助。常用耳穴:肺、气管、支气管、神门、交感、肾上腺、内鼻、外鼻等。

640 (12).jpg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传统功法锻炼(如太极拳、八段锦、六字诀):

       原理:通过特定的呼吸配合动作、深长细匀地呼吸,从而增强膈肌力量,改善肺通气效率,调节身心,提升正气。

      适应症:所有呼吸系统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康复锻炼,增强肺功能,预防复发。尤其推荐“六字诀”中的“呬”字诀(对应肺)。

640 (13).jpg

       中医理疗是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瑰宝。通过艾灸的温煦、贴敷的渗透、拔罐的疏通、按摩的调和、功法的调息,多管齐下,能有效缓解症状、改善肺功能、增强体质、预防复发,帮助患者畅享自由呼吸。辨证施治是关键:中医讲究个体化治疗。务必在专业中医师或呼吸科医师指导下进行,让古老的中医智慧为您的呼吸健康保驾护航!